
隨著毛相林事跡的廣泛傳揚和他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全國脫貧攻堅楷?!薄ⅰ皶r代楷?!保@位三峽庫區的村支書帶領村民用鐵錘和雙手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摳”出一條“絕壁天路”,帶領鄉親探索培育“三色經濟”,發展柑橘種植,勤勞致富的事跡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與此同時,以毛相林為原型創作的相關藝術作品也開始陸續呈現,聲樂作品《大道滄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品讀歌詞,最讓人動容的是“山路蜿蜒,風中回望,人間大道巨變滄?!?,清晰生動的體現出以主人公毛相林為代表的山鄉民眾,面對大道通途的喜悅心情。眼見得“把熱血揮灑在峭壁 ,用身軀把溝壑填上”,感嘆于“群山低頭不再阻擋,看天塹幻化出通途, 春風才能吹拂農莊”,抒懷著“這是一條脫貧的大道 ,滿載著鄉親們的夢想,這是一條康莊的大道 ,承載著小山村的希望”。讀罷歌詞,心中的畫面定格在2022年春節前,毛相林和當年修路的部分村民合拍的 “團圓照”,背景是身后的青山,合照里的六把空椅特意留給因修路逝去的六位兄弟,椅子上端正擺放著六個人的照片,以及毛相林帶領鄉親脫貧致富,栽種和收獲的黃澄澄的柑橘。畫面無聲,心緒奔涌,迎著呼嘯的山風,遠眺的目光,昔日的血汗,堅韌的過往與今日的欣慰,心底高頌“山路蜿蜒,風中回望,人間大道巨變滄桑......”
歌詞定格了,曲調的走向讓人猜想,民族?通俗?亦或民通的結合?平實的描摹再接沉吟后的噴發?
聆聽作品后,我感覺曲作者的提筆和下筆是了解人物和故事背景后,激動與感慨中情緒淬火后的鋪陳。主歌進入,自然小調的行進練達而準確,勾勒出沉靜、隱忍又堅強的音樂動機和精神動機的交融與呈現。旋律的描摹,完全吻合毛相林筑路的艱辛和漫長,故而初起的音樂是默默而穩定的。接下來“披荊斬棘沒有彷徨”一句,音程稍有拓展,音調上卻沒有繼續推進,只是緊接著再重復了一遍,再次強化和確定筑路的艱辛。甚至在緊接著的“道路就伸向了遠方“的“方”字上落到了更低的一個大長拍的低音“7”上,西洋和聲小調屬和弦的色彩,體現出曲作者在此處深深贊嘆的創作動機。前四句旋律在情緒與氛圍的營造上深沉而穩定,就連第五句“看天塹幻化出通途”也依然未出現較大變化,貫徹著穩重而深沉的技法。在“春風才能吹拂農莊”的“風”字處大跨度的使用了較高的中音“7”音,契合著心中信念的堅定與高揚,旋律開始揚起風帆。行進至“山外的世界不再遙望”時,旋律更加堅定豪邁,一個四拍長長的中音“6”,為信念與信心定航,也預示著副歌將走向更開闊與高亢。
預料中副歌的開闊與高亢在降E轉C的變化里完成了三個使命:保留情緒、控制音域,轉換色彩。副歌第一句的助推在意料之中又定了乾坤,連續兩句的旋律基本相同,強化創作動機;副歌第二句旋律稍上揚,出現了高音5、4,副歌第二句的尾音本可在旋律已經站穩推開,可由第一句的高音1邁向高音3時,曲作者克制地選用了高音1,把更大的推送空間留給了下一句“愚公移山歌聲嘹亮”。這個處理,把毛相林穩健又豪邁的氣度表現得收斂又飛揚?!斑@是一條脫貧的大道,滿載著鄉親們的理想;這是一條康莊的大道,承載著小山村的希望?!狈磸透柙伒男稍匠胶肋~,歌頌著人間大道巨變滄桑,也揮灑著曲作者對旋律的把控能力。
旋律從最初的沉著、隱忍和不輕易拔高的持續行進,到意志更加堅定、信念更加高揚和豪邁。音樂動機穩健,不輕易制造變化,改弦易張。歌曲邊詠邊嘆,層層推進,直抒胸臆,以極具感染的的藝術手法圓滿完成了主旋律歌曲藝術性呈現的鍛造與合體。
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來自田間地頭;時代造就英雄,英雄來自普通民眾。贊美英雄,歌頌英雄,是當代藝術工作者的使命與情懷。讓把我們的創作之眼與創作之筆投向那些普通而英勇的民眾,為自己記錄,為大眾喝彩。
作為一首主旋律歌曲,此曲的詞曲唱作很好的完成了創作使命。同時,我還想到了電視劇《孔繁森》里李娜演唱的插曲《為人民服務》,及簡的四句歌詞,反復又回旋的吟唱,卻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歌詞創作如果能在具象而深刻的故事背景里,組織出一兩句更具標識符號的表達,并予以重復、強化和延伸,讓作品更能彰顯藝術感染力。
就旋律和配器而言,本曲無疑采用了開闊、大氣的當代大通俗的路徑。就面向全國的地域接受性和不同年齡的試聽感覺而言,編曲技術的選擇毋庸置疑。如果說還有期望,且假設將此曲送與毛相林和他的鄉親們試聽,他們會不會覺得少了一點親切的喚起。如果能融合進一些屬地元素,比如在前、間奏處出現一些號子和鋼釬(鏨子)的元素,或是適時滲透一些渝東北乃至巫山當地的音樂符號,也是民族民間音樂與現當代通俗音樂的通用調和方式。
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斗;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作為新時代藝術工作者,我們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共同關注,共同向往,心神交融,讓先進的現實事件和人物與時代的藝術創作相擁。扎根生活、歌頌生活,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心中有愛,挺身而作!
(作者:閻喬,系梁平區文聯副主席、梁平區音樂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