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7月25日,由重慶新華出版集團主辦的“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指標體系”研究成果發布會暨“跨學科融合學習課程研發”研討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M105會議廳舉行,會議發布了“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指標體系”以及“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叢書、“高中歷史與語文跨學科融合學習課程”叢書兩項跨學科融合科研成果,為全國素養導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重慶方案”。其中,“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叢書,填補了國內整本書閱讀系統性測評研究的空白。

兩項跨學科融合科研成果發布
會上,重慶出版社發布了由權威專家團隊歷經三年研發的“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指標體系”及配套“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叢書,以及“高中歷史與語文跨學科融合學習課程”叢書。兩項成果發布,標志著重慶在落實立德樹人、深化課程改革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具體到“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叢書,該套書籍填補了國內整本書閱讀系統性測評研究的空白,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書構建了科學、可操作的測評指標體系,精準診斷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層級(如信息提取、整合闡釋、批判評價、遷移應用等),引導教學從單純應試轉向深度素養培育,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例如在多元化的測評任務庫中,該叢書從高階維度,從語言建構、文本主體、主旨情感、行文結構等角度為測評觀測點,設計多樣化的測評任務,幫助學生實現閱讀素養的逐步提升。

而另一部研究成果,“高中歷史與語文跨學科融合學習課程”叢書以培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等核心素養為主線。通過精心設計的融合主題(如“秦漢制度與文獻解讀”、“唐宋變革與詩詞流變”)、真實史料與經典文本互證、結構化任務群,系統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史料分析、邏輯思辨與表達等關鍵能力,實現“1+1>2”的學習效果。

據悉,兩套叢書將于2025年9月面向全國正式發行,叢書的推出,將有力支持全國中小學教師探索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價改革,助力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

專家論道 共繪教育創新藍圖
此次研討會,還開展了兩場學術沙龍,邀請了王子今、王本華、榮維東、董小玉、倪崗、余朝元、陸平、程琳等國內頂尖教育專家及重慶市第八中學校副校長張澤勇,共同探討基礎教育創新路徑。

在“整本書閱讀能力測評體系的建構與實踐”沙龍中,榮維東系統闡釋了測評指標體系的理論基礎與構建邏輯,強調其標準化意義;王本華從課標與教材維度,論證了測評與教學目標需形成閉環反饋,并對指標體系的課堂落地適應性提出優化建議;倪崗精準界定了“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核心內涵與層級。董小玉則建立《整本書閱讀任務書》與測評的關聯,指出測評應驅動學習實現從“文本解析”到“素養生成”的躍升。

在“跨學科學習背景下的文史融合”沙龍中,王子今從史學本質出發,強調“文史互證”是歷史認知建構的基石;余朝元結合“雙新”要求,構建了歷史學科跨學科課程的“目標—內容—評價”一體化模型;陸平以《高中文言文與中國古代史》為例,剖析“語文載體中的歷史敘事”如何承載時代精神;程琳則聚焦“史料閱讀中的素養共生”,闡述如何通過解讀一手史料同步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與歷史實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