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有活水·心中涌清泉——第二屆“師元杯”研究生教學技能比賽點評
2024-06-15 09:38:43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董小玉

6月14日下午,經過激烈角逐,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第二屆“師元杯”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圓滿落幕。初賽179人中,55人入圍決賽。這場競賽不僅為未來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技能、交流教學經驗的平臺,更讓大家堅定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本次大賽,我談三點感受。

image001

第一,教育有情懷,胸中有丘壑

從選手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演繹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未來教師的情懷與擔當。各位選手展示了自己的教學風采和專業技能,體現出新時代未來教師的開闊視野與進取精神。你們關注國內外教育動態,了解與應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努力實現能力升艙,智慧升級。如黃曾妮,用英文講袁隆平的成長故事,道出了他的科學家精神。高婷婷,從中西對比的視角,促使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形成深刻的理解。宋憶寧用鄭渝高鐵的修建,讓我們看到中國在高鐵領域中,堅持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周心語活動設計環環相扣,巧妙搭建支架,助力學生深度學習,彰顯了邏輯之美。米陽從“眼睛為什么能看到物體?”出發,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與猜想,在興趣探究中為解決光的直線傳播核心問題做鋪墊。朋元萍遵循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通過光的講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鄭怡,從CO中毒是否可以治療、如何進行診斷、如何治療等切入,聯結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常數以及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用大情境貫穿學習,架構起知識橋梁。如果說人類有兩種仰望,一是仰望星辰與大海;二是仰望精神與夢想。選手們“胸中有丘壑”,在方寸之間,對事物的判斷處理自有高下,彰顯出“因為選擇,所以熱愛”的教師底色與火熱的教育情懷。

第二,源頭有活水,心中涌清泉 

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賦予教學蓬勃的生命力。選手們的教學內容涉及多個領域、多個學科,既展現了你們與時代、社會、生活的緊密關聯,又體現了學科的育人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統一。如丁玫元在講述魯迅先生的散文時,抓住先生“笑”的細節,串聯起課堂,可謂別開生面,何沁媛以歷史人物高劍父為線索,與美術學科聯系,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余沂儒以《清明上河圖》中的“繁華”與“夢斷”為線索,串起兩宋政治與軍事變化的史實,揭示了“祖宗之法與時代圖景”的關系。蹇凌云從端午傳統美食“堿水粽”制作過程中的“天然堿水”引入,運用觀察分析、對比抽象等思維方法,建構出直觀的原理模型。文雪冰通過新能源汽車車牌編號的案例激活學生興趣,歸納得到分類加法計數原理。馬宇陽基于數學學科,聯動生物學科,并延伸到物理、美術、建筑等,增強學生學習的新鮮感。高寶業通過“嚴格執法”的學習,引領學生在知識上嚴格執法的內涵、意義和要求,自覺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張欣瑤提出“好的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心臟”,此觀點形象生動。古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活水就是過硬的專業知識、互動生成的靈動智慧、根植于內心的文化底蘊。

第三,眼里有學生,手中有方法

不管外部世界如何日新月異,“新理論”如何花樣翻新,只有把目光聚焦人的心靈,教育才永不過時。今天的課堂,選手們將合作、對話、浸潤等方式融入課堂,用現代化技術為教學錦上添花,引導學生在參與、糾錯、內化、創生中體會有意味的學習過程。唐俊林采用了情境化教學,利用兩難情境中的辨析,使學生從知行兩個維度理解全民守法的內涵、措施和意義。鄧鑫欣從“擲骰子游戲”入手,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滲透歸納、建模的數學思想。謝欣以“人民”為主線,從“為民愿”到“為民戰”,再到“為民利”得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不變初心。張夢雪借多彩趣味活動,如觀看視頻與親歷采訪,激發學生對多元文化之美的探究與鑒賞。展恩玉在“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中,選取古巴導彈危機的“驚爆13天”作為聚焦點,力圖達到“宏大敘事與歷史細節的整合”。趙曉萌“追尋‘荷塘’喧囂與寧靜的和諧統一”,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有勇氣面對生活喧囂的種子。章紫涵緊扣親情展開教學,培養學生對親情的細膩感知與深刻認識,加強學生對生命、責任的理解。陳光良講出了學習和理解、應用和實踐、轉移和創造的三個層次,通過遷移運用,便于學生解決真實情境下的問題。

image003

古人云,“知不足而奮進, 望遠山而前行。”賽課很精彩,但仍有值得改進與提升的地方。

首先,需拓展與深化“融合”的維度。“融合”是未來教學改革的風向標,除了跨學科融合、跨時空融合,還有跨五育的融合。尤其要以“五育融合”為視角,去解讀課標、教材、教學內容等,延展教學變革的融通維度。做到知行合一、教與學合一。

其次,需強化與彰顯“審美”的力度。我們要追求教學的審美化效果。一是美的儀表和儀態。著裝大方,姿態得體,儀表端莊。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蘊含著教育的力量。二是美的語言。教師的語言藝術擁有不可小覷的力量。要凸顯教學語言的文化性、教育性和審美性。三是美的書法。要加強板書訓練,在動態生成中彰顯教育智慧。

第三,還需提振與升華“情感”的溫度。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教學設計要實現師生情感共振,精神共鳴,教師就要以飽滿的激情投入課堂,將教學育人的光芒照射進學生的情智、情思、情趣、情感的深處,使自己成為光明的使者,心靈的點燈人。

今天的比賽做到了——彰顯時代精神、彈奏教育強音,點燃知識智慧,飽含人文情懷。如果說,今天的比賽是“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那么,期待明天的課堂將是“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愿你們心懷赤誠教育夢,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